如何透過寫作鍛鍊清晰思維?Jordan Peterson 的 Essay Writing Guide 深度解析
Hao Kao

Hao Kao

17 min read

如何透過寫作鍛鍊清晰思維?Jordan Peterson 的 Essay Writing Guide 深度解析

Essay Writing Guide 閱讀筆記分享

我最近看了一篇叫做 Essay Writing Guide 的文章,該文章介紹了一套結構化寫作方法,不僅能提升寫作能力,也能有效鍛鍊思維能力。該文章的重點,我整理成這篇閱讀筆記。

原文作者是 Jordan Peterson,知名心理學家兼 Youtuber,訂閱數量高達八百萬,經常在頻道分享心靈成長與思維相關的影片。他在多倫多大學授課時使用這份講義,作為學生的寫作指南。遵循這套步驟進行寫作,不僅可以保證文章品質,也可以幫助初學者解決不知道從何下筆的困難。

寫作與思維的關係:Peterson 的核心觀點

Peterson 認為寫作與思維是一體兩面的關係:如果無法有條理地進行寫作,思維也會是混亂的;反之,能寫出結構清晰的文章,則代表思維同樣清晰。寫作過程涉及知識重組、邏輯推理和概念表達,這些都是高階思維活動。因此,長期練習寫作可以培養以下關鍵能力:

1. 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養分

如果無法清楚表達某個概念,說明你沒有真正理解它。寫作要求我們找出重點、歸納、重新組織知識,如同組合樂高積木建構自己的知識城堡。在認知心理學中,這種主動處理資訊的過程,最有助於將外部知識轉化為內在理解。表面上看,寫作是將知識分享出去,但最大受益者其實是作者自己。

2. 提升表達與溝通能力

寫作需要用精確的語言表達複雜抽象概念,並以有條理的邏輯敘述觀點。這正是高表達力所需的特質。文字工作者如作家或記者,口語表達能力通常也很出色,因為他們在寫作過程中已經無形中鍛鍊了表達能力。兩者關係可以概括為:「寫作是沉澱後的表達,表達是即時的寫作」。在職場與生活中,表達能力是關鍵競爭力,不善表達則容易被忽視,甚至難以捍衛自己的權益。

寫作的步驟 :

1. 決定題目

好的題目是文章最關鍵的地方。題目不好,用字遣詞再好,觀點再優秀,文章架構再清晰邏輯,也沒辦法使文章變成一篇好文章。可能是因為題目本身不有趣,或探討的問題不值得被解決,所以最重要的第一步是如何制定好的題目。每個題目要對應一個想解決的問題,而且最好是你所關注與感興趣的問題,因為如果連自己都題目不感興趣,要怎麼說服讀者在閱讀中感興趣呢?

想不到題目時,可以透過大量輸入幫助產生靈感,一個人輸入的內容會影響大腦的思考方式,總是看高品質的輸入內容,大腦會淺移默化而產生出有價值的觀點,如果總看低品質的內容,大腦也只會有膚淺的想法。所以想要找到好的題目,平時要儘量輸入高品質內容,而輸入的內容不限於書籍文章,影片與 podcast 素材也可以是很好的輸入來源。平常養成輸入高品質內容的習慣,並針對有興趣的題材進行輸入,這些就是找出寫作題目的不二法門。

輸入的過程中,最好培養做筆記的習慣,因為這些筆記會成為日後你寫作的材料,在寫文章中翻找過去筆記尋找素材,避免無從下筆的困擾。每撰寫一篇文章,可能需要累計兩三倍以上的筆記,因為需要從筆記中去蕪存菁,得到精煉的文章。除此之外,越主動地操作知識,得到的就越多,例如不要只是用螢光筆畫重點,也不要只是複製原文到筆記中,如果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來記錄成筆記,當你發現你的文字不夠具體,就代表你對內容的理解不夠深厚,可以重複看幾次,直到可以順利的進行表達。

2. 制定大綱

在決定好題目後,就可以開始制定大綱了,大綱相當於文章的骨架,對應你的思緒過程,流暢的大綱對應邏輯清晰的思維過程,而且好的大綱讓讀者更容易了解文章脈絡,更容易理解想表達的概念。記住大綱不要太少也不要太多,如果太少,代表文章的內容不夠深刻;而大綱太多,會導致結構混亂,影響寫作時大腦思考的過程,並且讀者也會比較難以理解文章。

每條大綱對應一個段落,也恰好對應一個觀念,並且用大約 100 個字 或 10~15 句話進行撰寫,遵循這個規則,可以確保文章具備邏輯性與嚴謹的架構,作者建議除非成為寫作高手,遵循這個規則可以幫助寫作與邏輯思維的養成,所以一篇一千字的文章大約會有 10 個大綱。如果一個段落句子太少或太多,都應該要適當的進行處理以符合規定。

大綱的句子數量要適量,如果大綱如果不能用 10 句話表達,代表這個概念太細了,需要用高層次的概念來概括這個大綱,也可能代表你對這個概念理解不夠透徹,需要閱讀更多資料來支撐這個觀點。當大綱包含太多字數,代表它包含了複雜的概念或複合概念,應該進行拆分,讓每個大綱包含 10~15 句話,讓讀者更容易理解內容,保持文章清晰易懂。

Example :

下面分別是 1000 字文章與 3000 字文章的大綱,可以看到 3000 字文章的主要大綱差不多是 10 個,而主要大綱內容較多時,再細分為子大綱

  1. 一個 1000 字文章的大綱

    • Topic: Who was Abraham Lincoln?

    • Why is Abraham Lincoln worthy of remembrance?

    • What were the crucial events of his childhood?

    • Of his adolescence?

    • Of his young adulthood?

    • How did he enter politics?

    • What were his major challenges?

    • What were the primary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ssues of his time?

    • Who were his enemies?

    • How did he deal with them?

    • What were his major accomplishments?

    • How did he die?

  2. 超過 3000 字文章的大綱 (拆分子大綱)

    • Topic: What is capitalism?

    • How has capitalism been defined?

      • Author 1

      • Author 2

      • Author 3

    • Where and when did capitalism develop?

      • Country 1

      • Country 2

    • How did capitalism develop in the first 50 years after its origin?

      • How did capitalism develop in the second 50 years after its origin

      • (Repeat as necessary)

    • Historical precursors?

      • (choose as many centuries as necessary)
    • Advantages of capitalism?

      • Wealth generation

      •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

      • Personal freedom

    • Disadvantages of capitalism?

      • Unequal distribution

      • Pollution and other externalized costs

    • Alternatives to capitalism?

      • Fascism

      • Communism

    • Consequences of these alternatives?

    • Potential future developments?

    • Conclusion

3. 撰寫初版

制定好大綱後,就可以開始撰寫初版文章了,大綱相當於建築的設計圖,接下來需要對每個列好的大綱進行內容補充,每一個大綱對應 10~15 句話,根據上述的原則進行撰寫,寫作的過程會流暢很多,不需要一邊寫還要去想接下來要寫什麼,只需要跟著大綱寫,補充更多描述即可。第一版的草稿應該要比最終版本字數還要多,之後寫完第一版後再進行刪減。

在撰寫初版的過程中,不用追求精確與用字遣詞等細節,這個階段,重點在於快速完成,先把內容寫出來,可以充分利用筆記,草擬文章,遇到不通暢的部分,先標記起來切換到下一個大綱,之後再回來補齊就可以了。這樣可以讓思緒與心流不中斷,將所有想到的東西都記錄起來。記得不要將編輯與寫作混在一起,如果邊寫邊修,會導致撰寫的速度很慢,影響思緒的流暢度,會增加寫作的沮喪程度,在這個階段,可以視為大腦的發散思考,集思廣益將各種想法都記錄下來,之後再進行雕琢就好。

如果我們在寫文章時感覺到無聊,很有可能某些方法做錯了,並且寫出來的文章也極有可能讓讀者感到無聊。你感到無聊的原因可能是文章要闡述的問題,你並不感興趣,也有可能是解決方法並不重要等因素。慎選主題,並將主題建構成一個你想解決的問題的答案 — 這是寫文章的一個最困難的地方,選擇一個合適的問題。當然,並不是說你所探討的每一個問題都必須達到這樣的重大程度,但你不應該浪費時間在那些無法真正吸引你的想法上。因此,最適當的態度應該是保持興趣,並對美學與思想的價值保持敏感。

如果對於某個大綱,寫不出任何東西,代表你對這個觀點理解的不夠透徹,沒有想法導致無話可說,在這種情況下,你應該去找更多資料,並吸收更多內容,並整理成筆記,不斷重複這個過程,直到你有內容可以寫。這其實是學習的方法,針對你知識薄弱的點進行補強,這個過程同樣強化你對知識的理解。

4. 編輯

編輯的重點在於刪減與整理內容,去蕪存菁。前面的初版累積了大量的素材,接著要要使用更精確的詞語與正確的語句順序,來確保句子通暢,總之,這個階段就是要讓原本的素材進行重新編排與優化,對原本的文章初版進行雕磨,變成像樣的文章。重寫的過程中應該追求 :

1. 精簡化

前面撰寫文章時儘量寫多一些字,而編輯的時候則是儘量讓文字變得更精簡。對於初學者來說,學會用更簡短的方式來表達,是可以快速提高寫作水平的方法。使用更精煉的方式表達觀點,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。

2. 更精確

不需要特別使用不熟悉的詞彙,試圖透過詞彙量來給人深刻的印象。只要使用自己熟悉的詞語就可以了,重點在於表達的能讓讀者看懂,並覺得清楚,而不是在文章中炫耀你的詞彙量,過於使用華麗的詞彙可能帶來反效果,使用自己熟悉的詞語就可以了,然後在寫作的過程中,慢慢學會更多表達方式,漸漸地,詞彙量與語句也會越來越進步。

編輯過程中需要對每一個段落的每句話,進行重寫,在原本的句子下面寫一個修改後的版本,這樣修改後,在初版中較為冗餘的語句就會變得更精煉許多。

5. 優化段落排序

完成上述初版文章與編輯後,我們就得到了完整的第一版文章,這時候我們可檢視大綱的排列順序,適當地進行重新排序,讓文章的架構更有邏輯性與流暢性。在寫作與編輯的過程中,段落的順序可能變成不是最適當的,需要檢視段落之間的連貫性,確保他們可以自然的銜接,透過調整順序,可以強化文章的邏輯結構,讓讀者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核心觀點

6. 再組織大綱

到這個步驟,已經完成第一版文章了!之後可以再根據此文章的骨架優化,不斷刪除不必要的內容,保留最有價值的部分,得到更好的第二版文章,從本來的 B 級提升到A級!可以重複過程直到滿意為止,並不斷地更新,文章的架構也愈來愈好。

結論

在 Essay Writing Guide 文章中提出了一套寫作的流程,對於一個不擅長寫作的新人,可以遵循這套流程,讓人不會一開始不知道怎麼下筆,寫出邏輯結構嚴謹的文章。透過這套方法,除了能夠撰寫出高品質文章外,這也是一套深刻的學習方法,除了讓自己對相關素材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外,也可以鍛鍊思維與表達能力,讓自己在社會上有比別人更強的優勢。


參考資料

  1. Essay Writing Guid - Dr. Jordan B. Peterson
  2. 最高层次的思维锤炼,大学却没有好好教过